奔赴方舱医院 坚守战“疫”一线——记四川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胡怡

来源:
发布日期:2020-12-24 10:53
浏览:
打印

个人名片

胡怡:女,37岁,中共党员,市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来袭,胡怡即刻提交了前往湖北新冠肺炎救治一线的申请书。2月9日,胡怡作为四川省第6批支援湖北医疗队中的一员,出征湖北,前往武汉汉阳国博方舱医院。38个日日夜夜,他们每天都在这里超负荷工作,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按照严格的护理流程,日夜轮换,履行着医务人员的神圣职责。

为病人测量体温

出征前往未知的远方

2月9日凌晨,胡怡早已进入了梦乡。急促的电话铃声划破夜空的宁静,出征武汉的消息将她从梦中叫醒。

早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初,胡怡就瞒着家人提交了前往湖北新冠肺炎救治一线的申请书。而这一刻,终于来了。

尽管早就做好了准备,当得知真的要出行的那一夜,胡怡久久不能入睡。紧张、担心、激动……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在她心里翻滚,直到天色渐亮。

临行的早上,胡怡给母亲打了一通电话,在电话里,她尽量表现得若无其事。然而刚到医院,她立刻叫来同在医院工作的表姐,将自己的银行卡和密码一并塞给了她。两姐妹没有说话,但都明白对方的意思。

从雅安到武汉,再到武汉汉阳国博方舱医院,胡怡心里很紧张,毕竟一切都是未知,不知道在这里会发生什么。

尽管前往武汉之前,胡怡就在电视新闻里见过方舱医院的景象;尽管前几天,她和四川省第6批支援湖北医疗队的战友们一道接受了十分正规系统的培训;尽管作为一名重症医学科的护士,她内心早做好了前往重症病房的准备,然而当2月12日晚8点,第一次走进武汉汉阳国博方舱医院工作时,她还是被眼前的一切震撼了。

“那里就像一个超级大的集体宿舍。”胡怡回忆。和所有进入方舱医院的医护人员一样,第一次面对眼前的工作,胡怡有些紧张、焦虑。然而,当她看见病榻上的病人时,那些焦虑、紧张、忐忑在不知不觉中已消失不见,只剩下思考:我们该做什么、我们该怎么做?

“其实方舱医院的实际情况比我去之前设想的好得多,这里的患者症状都很轻,这样的状况让我内心的紧张情绪舒缓了不少。”胡怡说。

战“疫”工作证是最好的纪念

对于胡怡来说,方舱医院里没有惊心动魄的生死一线抢救,操作也比重症监护室简单很多,但是这里的护理工作其实并不简单,因为工作量大、事情繁杂。

在方舱医院,一名护士要负责44个床位。穿着防护服,医护人员动作幅度过大就会喘不过气,全部测量和登记完一次生命体征,大概需要1个多小时。

曾经有一次,胡怡在测量过程中感到头晕,中途休息了几次才坚持完成了工作。

方舱医院的护士还要为患者发放口服药、正确执行医嘱、做床单位终末处理、打扫单元里的卫生……

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按照严格的护理流程,日夜轮换。期间,医护人员不吃不喝、不上厕所,厚重的防护服让人透不过气来。穿着防护服、戴着厚厚的口罩,面对患者时,必须全程大声说话才能被听见,有时候口干舌燥、有时候声音嘶哑,却舍不得喝一口水。胡怡记得,最长的一次,她12个小时没有吃一口食物。

在这些繁杂琐碎的事情之中,安抚、缓和患者情绪是一件看似简单却十分重要的工作。

胡怡记得,有一名90多岁的女患者从定点医院来到方舱医院时,十分焦虑。胡怡刚给她测量了生命体征,没过几分钟,她又找到胡怡,要求再测量一次。

简单的话语安慰似乎作用不大,这名女患者依旧很不安,说自己感觉很不舒服,喘不上气,要找医生。于是,胡怡请来了医生,在医生检查后,再次给病人作了安慰和指导。

可是这样的安慰依旧没有用,病人总会在胡怡靠近时,询问自己的状况。胡怡明白,病人的心理压力太大,必须让心情放松下来。

于是她一有空就陪这名患者聊天,转移她的注意力,老人也渐渐放宽了心。

随着时间的推移,方舱医院里,越来越多的患者在恢复健康后出院。3月17日,支援湖北的工作结束,胡怡和队友们一起踏上了归途。

如今的胡怡,已重新回到本职岗位。回想起在武汉的一切,她依旧难掩内心的激动:“那些不眠不休的志愿者、那些守护着病人的同行、那些对他们露出笑脸的患者……他们的善良、乐观感动着我,也感动着这座城市的每一名医护人员。”

这次到武汉,胡怡无暇欣赏美景、品尝美食,但胸前的汉阳方舱医院工作证是她此行最好的纪念品。

“如果有机会,我一定会带着家人再回到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好好感受这座城市的美。”胡怡说出了自己的心愿。 

本报记者  鲁妮娜

无障碍浏览 | 站点地图 | 使用帮助
Copyright 2021 wjw.yaan.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9016129号-1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95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34
主办:雅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地址:雅安市雨城区正和路1号 联系电话:0835-2222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