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们生活的城市,地处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融合了现代都市之光与原始自然生态之美,是最滋润的城市;
这是我们用心呵护的家园,她环境优美,舒适整洁。
从天朗气清到水碧山黛,从车水马龙的宽敞大街到灯光明亮的背街小巷……看得见、摸得着、享得到,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攀升的市民频频为此点赞。
如今的雅安,城市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生态与居住环境得到改善,休闲绿地越来越多,交通秩序、市容环境明显好转……
这些变化,折射出雅安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踏实脚步。
在2002年成功创建省级卫生城市之后,2013年,一场全民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攻坚战在雅安拉开大幕。
多年来,雅安全民紧紧抓住创建国家卫生城市这一契机,共创卫生城市,共享健康生活,努力描绘一幅美丽的城市新画卷。
雅安市区清晨 刘安 摄
良好环境中的幸福生活
蓝天白云,绿水青山,候鸟飞舞,空气清新……良好的环境中,处处都是幸福生活。
昨(27)日上午7点,63岁的王开福正沿着青衣江边的健康步道慢跑。他说:“环境好,空气好,锻炼起来身心愉悦。”
呼吸之间,雅安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最好的空气让人体会真切。
城市环境的变化不仅体现在空气质量,作为“城市美容师”的环卫工人最有发言权。
“现在打扫卫生比起前些年轻松多了,大家素质提高,不乱扔垃圾,我们的工作量也就减小了。”环卫工人赵大芳说。
与此同时,市区羌江南路的创业商城农贸市场中已是人头攒动。这里是雨城区最大的农贸市场,经营面积15000平方米,拥有店面和摊位近600个,销售菜品齐全,是市民最爱光顾的农贸市场之一。
在此经营棒棒鸡店的彭明武忙碌着,说起市场环境的变化,他竖起拇指夸赞:“基础设施提升、卫生保洁常态化、经营管理规范化,变化有目共睹。”
正如彭明武所说,曾经的创业商城设施陈旧,车辆随意穿行,沿街摆摊占道经营更是屡见不鲜;水产区潮湿泥泞,水果区各种杂物凌乱不堪;卫生清扫不及时,经营环境较差……
如今的创业商城,经过整改提升,环境显著改善。车与人争道的现象没有了,地面干净卫生;5个高大的钢架棚下,蔬菜区、水果区、肉类区划分清晰,商品摆放整齐,秩序井然,摊位前的通道干净整洁;熟食摊位全部安装了防蚊、防蝇、防尘的“三防”设施;水果区统一制作了遮阳棚和摊柜,整齐规范;水产区建起了固定水池……
“现在逛农贸市场,有一种进超市的感觉。”家住市区绿洲路143号大院的杨宝琼经常在创业商城农贸市场买菜,然后步行回家。从规范的市场到整洁的街道,再到环境良好的大院,杨宝琼一路感受着创卫带来的幸福。
杨宝琼居住的小区是一个老旧大院,这个曾经没人管护、杂草丛生的大院也在创卫中改变了模样。
“小区的改造让我们生活的环境变美了,这都与大家的齐心协力分不开。”杨宝琼说,“过去各家自扫门前雪,院子里的公共区域几乎没人管。”因为缺乏统一管理,大院的公共区域反而成为最脏乱的地方。近年来,随着创卫的深入推进,居住在这里的居民渐渐明白了美好环境的创造需要人人参与。
于是,大家开始在意大院的保洁工作,还筹钱将楼道的墙壁粉刷一新。现在的绿洲路143号大院外观整洁光鲜,走进楼道也是亮堂堂的。
从城市形象到公共环境,从家庭卫生到个人健康意识的提升,经过全民努力,现在的雅安处处洋溢着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创卫生城市的前行之路
道路变宽了,市场干净了,公厕设施完善了……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每时每刻都感受着城市一点一滴的变化。
回望七年前,城市基础设施欠账多,城市道路狭窄,车辆乱停乱放现象普遍;城中村垃圾遍地、污水横流,脏乱差状况严重;城乡接合部棚户乱搭,占道经营、以街为市,管理不到位;部分市民卫生意识差,随地乱吐乱扔陋习难改等诸多现象,让广大市民苦不堪言。
为谁创卫?创卫为谁?
这其中蕴含着决策者对城市未来发展的思考。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不仅仅是为了一块牌子,更重要的是为老百姓做一系列看得见、摸得着的好事、实事。通过创建国家卫生城市,让处处存在好环境,家家过上好日子,天天都是好心情,人人都有好身体。
在创建过程中,市委、市政府始终秉持创卫为民、创卫利民、创卫惠民的宗旨。
2013年,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果断地作出了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决定。创卫冲锋号吹响后,我市成立了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指挥部,市委书记和市长带队现场办公,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坐镇指挥,三区(雨城区、名山区、经开区)也成立相应组织机构。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连续三年将创卫工作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并纳入党政领导班子绩效考核内容,把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作为雅安“十三五”规划的重要奋斗目标之一。
还将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与建设成渝地区绿美生态高地、成都都市圈重要功能协作基地、大数据产业基地、高品质康养宜居地、西向门户枢纽“四地一枢纽”统一部署、统筹推进。围绕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以医疗高地、健康净地、康养胜地“三地”建设为抓手,补健康事业发展短板。
市委书记、市长多次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工作推进会、专题调度会进行安排部署,对创卫工作做出批示、指示;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分管副市长等市领导亲自带队,深入机关单位、街道社区、背街小巷、门店商铺、农贸市场及城中村等开展明察暗访,现场交办问题、解决问题;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监督视察创卫工作,为创卫工作问诊把脉、建言献策。
“大家现在都不再私搭乱建了,小区规划了停车位,制定了停车收费的制度,车辆停放有序,活动场地也就更宽敞了。”11月12日,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市创卫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杨军在雨城区先锋小区进行创卫督导时,小区居民纷纷夸赞现在的环境。
曾经的抱怨变成了如今的夸赞,这与一次次督导中针对群众反馈问题下发整改要求密不可分。
为确保工作落实,我市强化组织、制度、资金“三大”工作保障。通过“日督查、周通报、月模拟”工作机制;“领导联系、部门包街、单位帮扶、党员报道”的“联包帮”工作机制以及街长管理工作机制和“轨迹化”管理模式,形成工作合力,扎实推动创卫工作。
全民创建中的人人参与
创卫是一场全民参与的攻坚战。创卫工作需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每个家庭做起、从每件小事做起,把文明健康的习惯传播到每个角落。
雨城区青江街道办土桥社区网格员司琪外出巡查,看见经典阳光家园小区外墙处被贴了一张小广告,她顺手将其撕了下来,并用铲刀刮掉胶水。
“洗完车后,这里的垃圾记得及时清扫哦。”
“门前的摊位往后挪一点,不要占道经营哦。”
在沙湾社区,网格员卢泽其和李建霞正在开展巡查。社区网格员的加入,加强每一个小网格的管理,最终连点成线,织线成网,推动我市创卫工作取得新成效。
不管是大街还是小巷,市民主动清扫垃圾、清除牛皮癣的行为随处可见。市民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爱护公共环境卫生设施。大大小小的各类店铺,打开店门的第一件事就是清扫店内店前卫生。
“作为普通市民,自己虽出不了大力,但做好‘门前五包’,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乱丢乱放就是对创卫的支持。”雨城区羌江南路一商铺老板如是说。
157万市民既是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受益者,也是参与者,更是监督者。
2019年11月15日,热心市民发现大兴电站附近水面有垃圾漂浮后,立刻在网络问政平台反映。
相关部门立即督促大兴电站马上打捞垃圾。并函告行业主管部门加强库区卫生监管。市民反映的问题得到快速有效处理。
为了让创卫工作更好地开展,我市完善了雅安市爱国卫生投诉记录,公布爱国卫生工作信息咨询、建议与投诉电话,同时依托雅安市网络问政平台,书记、市长信箱为群众提供24小时意见受理,广大人民群众可以通过网络问政平台和书记、市长信箱、“12345”政府热线提出个人的建议、意见,表达诉求,各部门则通过该平台予以回复,回复时效及办理情况直接接受网民监督。
“反映了问题能够得到妥善解决,监督起到了应有的作用,城市越变越好了。”对于群众反映问题有诉必理、有理必果,让群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越来越高。
创卫,不仅带来生活环境的改变,更提升了卫生健康服务水平,广大市民的健康意识显著增强。
“自从打了流感疫苗,几乎没有感冒过!”大兴街道前进社区2组68岁的居民龚文祥谈起自己打疫苗的经历,内心深有感触,“今年的费用减免优惠政策,不仅让我们享受到实惠,更拥有了健康。”
为60岁以上老人减免接种流感或肺炎疫苗费用,是今年全市两会上人大票决的民生项目之一。截至10月底,已有35600余人完成接种。
创卫以来,全市投入资金31亿元,新建、改建一批重大医疗卫生建设项目,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健康雅安”建设强力推进,在“2019年中国康养城市排行榜50强”中排名第五。
2020年,我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16.2%。截至目前,1个县创成全国第三批健康促进试点优秀县,2个县正在创建省级健康促进县,创成健康医院27个,健康学校32所、健康社区/村82个、健康企业10个、健康单位125个、健康家庭2189个、健康餐厅21个、健康小屋15个、健康主题公园12个、健康步道13条、健康一条街2条、省级卫生单位144个、省级无烟单位115个,基本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格局,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打下了坚实基础。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洗礼,让如今的雅安呈现出一片勃勃生机,昂扬向上的发展景象,城市的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日益彰显。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没有终点,雅安将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巩固提升创卫成果,以卫生健康水平的不断改善,促进全民幸福指数的不断提升,以优良环境和良好形象促进健康雅安、健康四川建设。
本报记者 鲁妮娜 周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