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多学科、一站式。8月23日,雅安市人民医院/雅安市妇幼保健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雅安医院)(以下简称:市人民医院)举办的眩晕中心建设专家指导培训会上,医生在笔记本上写下的这三个关键词,恰好是当前眩晕诊疗发展的核心方向。
此次会议旨在加快眩晕中心规范化建设,全方位提升眩晕相关疾病诊疗水平。
应邀前来指导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教授刘兴健、四川省人民医院教授易洋,与市人民医院医务科、神经内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等多个科室医务人员共同探讨眩晕中心建设的国家标准与发展路径。
据了解,眩晕症在我国的发病率正不断上升。在神经内科门诊患者中,眩晕患者占全年就诊量的20%-30%,老年门诊中这一比例更是高达70%-80%。
“在我国,每7个人有1个人在一年当中会发作一次眩晕或者头晕。”刘兴健介绍,眩晕涉及多个学科,患者往往辗转于神经内科、耳鼻喉科、骨科之间,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诊治,给患者带来沉重的负担。
近年来,市人民医院在眩晕诊疗方面已有良好基础,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是四川省医学甲级重点专科,设有听力眩晕与言语康复亚专业组。科室拥有国际先进的前庭功能监测设备,包括头脉冲仪器、眼震视图等,为眩晕疾病的精准诊断提供了技术保障。“耳石症”手法复位更是该院一大特色诊疗项目,为大量患者解除了痛苦。
培训会上,刘兴健围绕眩晕中心建设的国家标准、核心路径及关键要点开展专题培训。他从顶层设计到底层实施,系统阐述了规范化建设的框架与策略。刘兴健介绍,眩晕中心建设必须遵循“一站式”服务理念,让患者用最短时间得到精准诊断与对应治疗。“眩晕症的解决之道在于深入探索前庭医学,突破专科建设瓶颈,有效化解学科建设过程中的矛盾。”刘兴健说。
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治医师李茂霞汇报了医院眩晕中心建设的进展、阶段性成果与下一阶段计划,展示了该院在前庭医学领域的发展蓝图。
针对基层医院眩晕中心建设,刘兴健建议要充分依托专家团队和技术优势,勇于创新,积极开展学术交流。
“医院将以此次培训会为契机,对照先进标准梳理短板、细化措施。”市人民医院亚专业发展是医院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向。市人民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规范化建设,医院将提升本地区眩晕疾病诊疗引领能力与区域影响力,为地区群众提供更专业、更规范的诊疗服务,减轻患者辗转求医的负担,为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贡献基层医疗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