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完善的医疗服务体系,为群众提供了优质的诊疗服务
数据:
2015年,全市地方公共财政医疗卫生支出16.26亿元,是2010年的2.9倍,“十二五”年均增长24.4%。其中,2014年居民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例29.9%,为近20年来的最低水平,群众就医负担明显减轻。
民生红利: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力度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群众受益最多”的时期,这五年全市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全民医疗保障制度、完善医疗服务体系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从制度上真正实现了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
拿2015年来说,全市新农合参合率达99.69%,参合农民住院正常范围内医疗费用报销比达80.21%(含大病保险),全年我市累计共有4894人享受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大病保险补偿政策的实施,切实缓解了我市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
民生故事:
家门口就能看病
小病“挺”着,大病“扛”着……如今,全市偏远山区群众看病难的情况已经被改写。
“以前感觉身体不舒服,总是先忍着、熬着,觉得实在拖不下去了才鼓起勇气去一趟医院,现在好了,村上的卫生室就能看病,只要觉得有点身体不适,哪怕只是伤风感冒都会主动去看一看,看病再也没犯过愁。”这是汉源县晒经乡李子村村民胡云芬的感叹。
说起村卫生室,65岁的胡云芬笑呵呵地说:“我有高血压,最怕的就是来回折腾,以前从家里到乡卫生院买趟药,搭车来回也得折腾一个多钟头,到县城看病那就更远更麻烦了,现在去村卫生室,家门口就能看病。”
胡云芬的感受和很多村民一样,这也正是“十二五”以来我市医疗卫生发展的一个缩影。五年来,我市不断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健全村卫生室建设,保障群众健康的“第一道防线”,方便群众看病就医。
群众看病得实惠
55岁的胡德荣是名山区新店镇南林村村民,2015年11月,他在名山区人民医院检查出患有“脑梗塞”。在知道我市正在实施新农合分级诊疗政策后,胡德荣选择到新店镇中心卫生院住院治疗,11天后便康复出院,住院费累计1600多元,新农合报销后,自己仅仅花费了300多元。
“如果没有这么好的政策,我哪能安心在这里接受治疗。”9日,在雅安仁康医院血透室,正在接受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张大爷说。张大爷今年69岁,是天全县始阳镇新中村村民,靠养老金维持生活。5年前张大爷被查出患有尿毒症,只能靠血透维持生命,患病1年多后,治疗花光了张大爷所有的积蓄。
幸运的是,正当张大爷陷入绝境时,2012年起我市全面推开尿毒症等8类重特大疾病补偿报销机制,逐步实现自费部分50%报销,总费用报销最高达到90%的目标。另外,获得民政救助的患者还可报销10%,这为张大爷这类尿毒症患者治疗带来福音,补偿报销机制的实施让张大爷治疗得以延续。
在我市类似张大爷这样的情况数不胜数,“十二五”以来,我市医疗保障制度不断完善,新农合、重特大疾病补偿报销机制的实施,大大地减轻了群众看病负担,群众看病就医得到了真正的实惠。
因病返贫得缓解
“如果不是有新农合、大病保险这些惠农好政策,我是熬不到今天的。”这是天全小伙小张的话。小张是一名在校大学生,因患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在去年一年时间里辗转多家医院治疗,花去49.46万元的治疗费,高昂的治疗费让小张的家庭承受了极大的经济负担。
然而,所幸的是,小张在新农合基本医保政策的扶持下获得了15万元的补偿,并且还享受到了新农合大病保险补偿18.86万元,在新农合医保政策下小张累计报销了33.86万元,新农合政策帮助小张一家渡过难关,解决了燃眉之急。
“十二五”以来,为解决人民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使广大群众不再因为疾病陷入经济困境,我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全民医疗保障制度,群众享受到了更多健康红利。2015年,我市新农合参合率稳步提升,医疗费用报销比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去年累计共有4894人享受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城乡医疗救助累计96565人次,并对311人实施疾病应急救助,切实减轻了群众的就医负担,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来源:雅安日报-北纬网)
雅安日报/北纬网记者 高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