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农村医学生定向培养新模式 助力健康扶贫落地见效惠民生

来源:
发布日期:2020-01-19 15:35
浏览:
打印

探索农村医学生定向培养新机制,着力推进人才制度机制创新,有效促进基层人才资源总量稳步增长、人才素质持续提高、人才结构得到优化、人才使用效能不断提升,特别是在夯实乡村队伍健康网底建设和助力健康脱贫攻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创新设立“村医编制”序列,破解身份瓶颈确保“招得来”。

针对“招而不来、来而难留”的新困局,我市在总结“乡招村用”改革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市政府出台《雅安市农村医学生定向招收培养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市委编办按乡(镇)卫生院总编制的20%核定“乡招村用”编制控制数,全市可使用415个编制用于村卫生室配备人员。定向生学习期满取得毕业证书,根据定向培养协议,凭报到证到定向所在县(区)卫健局报到,由县(区)卫健局统一分配到辖区内的乡(镇)卫生院或村卫生室工作。县(区)人社、编制部门统一为其办理人事编制和工资关系,增强招人的吸引力。

财政全额“买单”,破解待遇瓶颈确保“留得住”。

从2012年起,市、县(区)财政共投入免费培养经费1300余万元,全额“买单”定向培养的382名大中专农村医学生学杂费和生活费,定向培养医学生毕业返乡后享受卫生事业人员同等待遇,为定向医学生培养工作提供了财力支撑定向生毕业返乡后,由县(区)卫健行政部门强化乡村两级绩效考核,实行绩效考核和乡村医生补助,将考核结果与资金补助挂钩,作为其公共卫生补助经费发放依据,确保定向培养的村医待遇有保障。

创新工作机制,破解人才培养瓶颈确保“用得上”。

定向的培养,我市高校与地方政府合作共赢和可持续发展的互动模式,依托雅职院卫生人才教育教学基地,整合了政校双方参与人才队伍建设的资源优势和智力优势,构建了高校服务地方社会的长效机制。强化人才培养,一是坚持党政一把手抓医改领导机制。二是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市医改办牵头定期开展《人才培养方案》专题论证和教学工作调研评估,同步建立定向生在校期间假期回乡服务制度,有效提升教学质量,确保定向医学生毕业返乡后“用得上”。

推动改革再深化,确保队伍建设“可持续”。

2017年,市政府出台《雅安市建立和完善卫生计生人才队伍建设激励机制的指导意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七部门联合印发《雅安市扩大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医疗卫生机构人事自主权十条政策》等待遇留人新政,紧紧抓住人才培养、吸引和使用三个环节,落实引进高层次人才、引进基层人才和加大空岗补员力度、留住人才政策、设立卫生计生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医疗卫生机构用人自主权、医师多点执业等系列举措,完善城乡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建立人才流动柔性机制,推动人才横向和纵向流动。全市各级医疗卫生计生单位累计空岗补员已达503人,为推进队伍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定向服务见实效,成为贫困人群健康的“守门人”。

2019年全市村医配备2028人,并实现全市拟退出的261个贫困村卫生室标准化达标率、村医配备率、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均达100%攻坚目标。整体提升我市基层卫生人才队伍素质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从业资格更规范,全市取得乡村医生资格人员和贫困村村医从业资格人员占比均达100%。

定向医学生赴贫困村村卫生室上岗服务后,整体提升贫困人员医疗救助扶持和卫生服务能力,有效解决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全市8个县(区)均设立卫生扶贫救助基金,累计卫生扶贫救助基金7031.81万元,共支出5367.01万元救助金,实施健康扶贫救助193850人次,2019年全年累计支出2000.86万元,实施卫生扶贫救助50262人次。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两保、三救助、三基金”医保扶持政策落实率达100%,贫困患者县域内住院和慢性病门诊维持治疗医疗费用个人支付占比均控制在10%以内。 

无障碍浏览 | 站点地图 | 使用帮助
Copyright 2021 wjw.yaan.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9016129号-1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95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34
主办:雅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地址:雅安市雨城区正和路1号 联系电话:0835-2222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