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全国多地再发疫情,疫情防控再次进入迎战状态。在这一场“战斗”中,无论是确诊病例、疑似病例,还是密切接触者,都离不开一群疾控战士。他们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流行病学调查、样本采集、样品运送、消杀、疫苗接种……10余项工作同步推进,这群幕后英雄的付出为战胜疫情赢取了宝贵时间。
检验室的长明灯
7月30日晚上,时针滴滴答答走过数字“10”,名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名山疾控)检验科依旧灯火通明。检验科副科长李青霖穿好防护服走进实验室。从早上8点上班开始,检验科的所有人员这一天没有离开过实验室。
当日,出于疫情防控的需要,我市各机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开始组织本单位(部门)、本行业干部职工接受大规模核酸检测,这让检验科的工作量陡然增加。名山疾控检验科不仅5个检测人员齐上阵,还从乡镇上抽调了4名人员。9个人分三组分别进入实验室,开始工作。
收样、提取、扩增……这一组出来,下一组又进去,三组人员一干就干到第二天早上10点。在实验室里的滋味并不好受,检验人员必须穿好防护服,戴好护目镜和手套,不能喝水、不能进食、不能上厕所、不能睡觉……完成一次核酸提取扩增工作大概需要4个小时。当然,有时候也会发生意外,在里面的时间就会更长了。虽然检验室里一直开着空调,但在密不透风的防护服下,空调并不管用。“我们当中有一个同事,那天衣服都换了四五套。”李青霖笑着说。
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在疫苗接种点现场指导
汗水将衣服、头发湿透,紧扣的口罩压着鼻梁脸颊生疼,但这些都不是最难熬的。因为检测量巨大,检测人员不得不挑灯夜战。李青霖回忆:“到了第二天五六点钟的时候,人困倦得不得了。但还有那么多样本,也只能咬牙坚持。”
第二天早上10点,13720人的核酸样本终于检测完毕。检验人员得到短暂的休息,不过,大规模核酸检测工作还在继续,下午三点,他们再一次回到了工作岗位上……
接种点的“总策划”
“马上要开学了,有一些孩子要去外地读书,想办法先保证他们的接种。”8月25日,芦山县疾控中心免疫规划科的工作人员正在商讨制定近期12-17周岁人群新冠疫苗接种工作计划。马上要开学了,芦山县有一部分未成年人即将离开芦山县回到校园,返校前能否完成疫苗接种是疫苗规划科所考虑的问题。
名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里,疾控人员正在检测
“未成年人接种必须要有监护人陪同,孩子返校后接种,可能会给监护人带来不便。”免疫规划科科长杨慎宗说。
眼下,新冠疫苗接种任务进入攻坚阶段,虽然未接种人群数量减少,但对于疫苗规划科来说工作量反而更大了。白天,疫苗规划科要前往接种现场做技术指导,晚上还要将一天内的接种信息汇总分析后形成报告。有多少人接种,其中多少人完成了二次接种,多少人尚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第二次接种,每个社区、乡镇接种了多少人……一系列数据统计完成后,疫苗规划科才能制定出之后的疫苗规划。
向市疾控中心申请疫苗,再将疫苗发放到各个乡镇,这项工作在整个疫苗接种保障中最为重要,也是相当辛苦的。从芦山县到位于雨城区的市疾控中心的路程尚不算遥远,但要把疫苗送到各个乡镇就相对困难了。芦山县多高山地带,最远的大川镇离芦山县城大约有70公里的路程。时值雨季,路上遭遇山体滑坡、落石等自然灾害是常事。疫苗运输人员在这条路上必须慎之又慎,疫苗送到大川镇往往需要两到三个小时。
“疫苗到的时间不固定,有时候我们到了市上也需要等待,曾经有一两次等过一个通宵。”杨慎宗说。
规划、送苗、现场指导、技术人员培训、开展疫苗接种宣传……疫苗规划科工作人员的身影出现在疫苗接种相关的各个环节,正是由于他们的保障,芦山县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得以顺利推进。
疫苗的守护人
8月25日下午,市疾控中心免疫规划科副科长周成林在办公室忙碌着,今天有两个批次的疫苗会从省里送过来。接苗入库,再将疫苗分发到各个县区是免疫规划科的任务。趁着疫苗还没有到,周成林整理着各个县区汇集来的数据。
每周星期四,市疾控中心要向省上报告计划需要多少疫苗,这可是个技术活。“报得少了,县区上分配不够,老百姓打不到,报太多了,疫苗就会积压下来。”周成林说,疫苗到达市疾控中心后,必须在两小时内分发到所有需要的县区,不能滞留。
然而,疫苗从成都送达我市途中要先送到乐山、眉山两地,疫苗达到我市的时间往往不固定。有时候说下午来,却会一直等到晚上,在这个时候周成林往往只能选择等待,从去年拉开疫苗紧急接种工作以来,疫苗常常不是半夜到达就是周末到达,周成林加班加点、连夜工作后,第二天照常上班已是家常便饭。“我从参加工作开始就一直搞这个,都干了近四十年,早就习惯了。”周成林说,只要能够保障市民安全完成接种,自己这点等待是值得的。
有同事称呼周成林“疫苗守护人”。对于这个称呼,周成林说,所有在市县区免疫规划科工作的人应该都是“疫苗守护人”。“例如宝兴疾控的岳根泉,全科室就他一个人,除了要完成免疫规划人才工作外,所有疫苗接种相关的工作都要他来做,他不仅做了,还做得很好。宝兴县在全市第一个完成新冠疫苗第一阶段接种任务,他功不可没。”
本报记者 鲁妮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