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名山区人民医院紧紧围绕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重点任务,坚持人才兴院战略,采取“请进来、送出去、搭平台”相结合的方式,利用省市专家优质医疗资源,借力发展,带动和培养医院业务梯队,推动医院医疗、管理能力“双提升”,着力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水平,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就医需求。通过人才兴院系列举措,医院实力进一步增强,群众得到更多实惠,就医更加方便、个人医疗支出降低。2019年医院业务量与上年同期相比,门诊人次增长了9.2%,住院人次增长了18.7%,三四级手术占比达43%,累计开展新技术新项目94项,新设立ICU、儿科住院病区和风湿免疫科,创建了7个市级重点专科,妇产科、超声医学科正在创建省级重点专科。患者实现家门口接受专家诊疗服务,每年仅挂号费一项就可为病人节约10万余元。
一、高精尖缺请进来,提升医疗技术。一是建立专家坐诊帮扶机制。通过专科联盟、医联体技术指导等方式,建立了专家长期、稳定到院坐诊帮扶机制。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雅安市人民医院、雅安市中医医院、雅安市第四人民医院等医院选派专家,每周安排固定时间到院坐诊,病人可以得到专家长期有效治疗,专家也可以对医生开展持续指导。据统计,2015年以来,有近30名省市专家定期到院坐诊,门诊人次9000多人次、查房3000多人次、开展学术和业务讲座8期。在专家的帮扶指导下,开展了肝胆、泌尿、骨科、妇科肿瘤、先天畸形等4级手术80余台次,开展了消化内镜、支气管镜、关节镜、脊柱内镜疑难检查治疗上百例,风湿免疫科实现零的突破,共诊治2800余人次;通过远程会诊后,通过绿色通道转诊30多例。二是加强紧密型医联体建设。10月20日,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与雅安市名山区人民政府签署托管名山区人民医院协议,在管理运营、学科及人才队伍建设、教学科研等多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建立紧密型医联体关系。托管期间,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将选派管理团队和业务骨干入驻名山区人民医院,并定期选派专家团队到区人民医院开展业务指导,促进相关专业医疗技术持续提升,努力实现医疗服务同质化。
二、业务骨干送出去,优化人才结构。一是对新聘用本科毕业生进行规范化培训。2015年至今,共送出规培人员38名,规培期间考取研究生且愿意毕业后回医院上班的,医院继续发工资、给补助,并给予10-15万元不等的奖励。二是对现有人员进行结构性改善进修。选拔业务骨干到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北京大学附属医院、中山大学附属医院等医院进修学习,2015年至今,已派出125人次外出进修。三是对短板科室进行转岗培训。从2016年起,转岗培养了6名儿科、1名耳鼻喉科、1名病理科医生;为顺利实施疾病诊断相关分组医保付费(DRGs),转岗1人到病案科。对愿意转岗到紧缺专业如儿科的,根据职称高低给予4-5万元的奖励。2019年1-8月医院支出人才培养经费178余万元,占全年业务收入的2.3%。
三、发展平台搭起来,强化人才培养。对于引进和培养的人才,名山区人民医院给机会、搭平台,努力营造拴心留人环境。一是打破编内编外身份界限。全院450多名职工中,聘用职工比例高达52%,医院打破事业编制与聘用职工身份界限,对编制内外人员待遇统筹考虑,分步实现同工同酬同待遇,尤其是在继续教育、学历提升、进修培训、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等方面,编内编外享受同等待遇,给予聘用人员充足的提升空间,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的安心工作。二是搭建技术骨干发展平台。为加强短板科室的建设,通过配齐人员、配置设备、减少科室成本核算等措施在人、财、物各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从雅安市人民医院引进1名技术骨干,用一年的时间,将康复科建成名山区人民医院的特色科室,成功申报市级重点专科;引进的1名断指再植人才,带领其团队从2014年起至今一共做了50多例断指再植手术,手术后功能恢复率达90%以上,成功率100%,名山区人民医院也成为全市所有医疗机构中能够开展断指再植术的两所医院之一。三是提升拔尖人才发展空间。医院一方面多次安排业务骨干到外省和省级医院进修,提升技术水平,另一方面将业务骨干放到科室副主任、主任、院长助理、医院副院长等岗位进行培养锻炼,将拔尖人才纳入院领导班子的梯队人选,参与医院管理,强化政治素质,提供更好更高的发展平台,增强人才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