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台背景
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也是到2017年实现医改阶段性目标的攻坚之年,做好今年医改工作意义重大。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政府总体部署,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雅安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6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雅办发〔2016〕36号)(以下简称《重点任务》),《重点任务》紧紧围绕建设“健康雅安”和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着力推进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强化改革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协同性,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可操作性,明确时间表、路线图,确保我市“十三五”医改工作和综合医改试点开好局、起好步。
二、主要内容
我市2016年医改重点工作任务共9个方面36项。
(一)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方面,提出9项任务:一是扩大改革范围。全面推开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巩固完善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在石棉县、汉源县、天全县启动深化医改示范县建设。二是落实政府责任。各县(区)分别制定实施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全面落实政府对公立医院的投入责任。三是健全科学补偿机制。巩固县级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的改革成果,全市城市公立医院均取消药品加成(中药饮片除外),落实的政府补助比例。四是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制定出台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的实施方案,2016年底前开展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工作。五是完善管理体制机制。研究制订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实施方案,落实公立医院人事管理、内部分配、运营管理等自主权。六是深化编制人事制度改革。完善编制备案管理办法,逐步实行编制备案制。落实公立医院用人自主权。七是建立符合医疗卫生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组织完善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八是严格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辖区内门诊、住院次均费用总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九是大力改善医疗服务。大力开展亲情服务、“学、改、促”活动等改善医疗服务和绿色医疗行动计划。
(二)巩固完善分级诊疗制度方面,提出3项任务:一是深化基层签约服务。到2016年底,城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15%以上,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30%以上。二是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规范化建设,推进乡村卫生计生人员一体化管理改革试点。三是完善配套政策措施。强化川西区域医疗中心体系能力建设,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下沉。巩固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建立慢性病分级诊疗管理机制。
(三)健全全民预防保健制度方面,提出4项任务:一是健全服务体系。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健全各级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协作机制。芦山县和宝兴县力争建成免疫规划示范区,石棉县创建结核病防控示范区。二是提高资金效率。全市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45元,免费向城乡居民提供健康档案管理等12类公共卫生服务。三是强化健康促进。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加强心理健康服务。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规范化诊疗和管理率达到30%以上。四是完善防控机制。全力推进“健康雅安”建设,大力倡导“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理念,坚持医防协同、防治结合,加强重大疾病防控综合治理,力争传染病发病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国家免疫规划报告接种率达到99%以上。
(四)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提出4项任务:一是推进医教研协同。建立医学人才培养与卫生计生行业人才需求平衡机制。健全毕业后医学教育体系。推进雅安市“3+2”农村助理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工作。二是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继续做好国家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的招生录取培养工作。深化我市农村定向医学生培养新模式改革,贯彻落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雅安市中医类医学生定向培养和引进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雅办发〔2016〕31号)精神,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探索建立县域卫生计生队伍一体化管理新模式。三是加强紧缺人才培养。建立和完善卫生计生人才队伍建设激励机制。加强医院院长职业化培训,创新高层次医学人才培养机制。四是落实保障措施。为符合条件的公立医院医务人员就近提供公租房保障。贯彻执行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的实施细则。
(五)巩固完善全民医保体系方面,提出5项任务:一是提高保障水平。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三项基本医保参保(合)率分别稳定在97%以上和99%以上。城乡居民基本医保人均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420元。二是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2016年12月底前,研究出台雅安市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方案。三是健全重特大疾病保障机制。完善大病保险政策,进一步扩大受益面,提高受益水平,支付比例稳定在50%以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在县级及以下、县级以上市内定点医疗机构就医个人自付医疗费用分别达到“零支付”和“微支付”。四是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研究出台雅安市按病种付费的管理办法,重点推进按人头付费、按病种付费、按床日付费、总额预付等多种付费方式相结合的复合支付方式改革。五是发展商业健康保险。推进二、三级医疗机构实施医疗责任保险和医疗风险互助金。
(六)健全药品供应保障机制方面,提出3项任务:
一是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加强基本药物临床应用和处方集培训,加大民族乡(镇)、贫困村药事服务帮扶力度。二是全面推进药械集中采购。推动建立药品、高值医用耗材、医用设备、体外诊断试剂、二类疫苗“五位一体”集中采购机制。三是规范药品流通秩序。贯彻落实国家、省深化药品流通领域改革的安排部署,积极探索多种方式推进医药分开。
(七)推进卫生信息化建设方面,提出3项任务:一是加快市级平台的建设与集中式县级云平台建设。 加快建设公共卫生、计划生育、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管理、综合管理等业务应用信息系统并实现互联互通。二是加强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加快发展“互联网+健康”服务,推广普及居民健康卡,全面完成居民健康卡发放和应用。健全社会保障卡“一卡通”体系。开展市、县、乡镇(社区)、村到家庭的远程会诊试点。三是加快建设“三医”财政资金综合监管信息平台。充分利用现有医疗、医保、医药信息平台和数据资源,搭建三医财政资金综合监管信息平台。
(八)加快发展健康服务业方面,提出3项任务:一是严格审批权限。把诊所、门诊部等其他医疗机构审批权限下放给县(区)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二是推动政策落实。以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市建设为契机,打造西部医养、医旅结合旅游目的地,加快康养产业发展。制订出台促进社会办医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三是规范医师多点执业。促进全市优质医疗资源平稳有序流动,制订进一步推动医师多点执业的实施意见,规范医师多点执业工作。
(九)强化组织实施方面:要求建立健全强有力的医改组织领导体制和工作推进机制。各县(区)政府要落实领导责任、保障责任、管理责任、监督责任,建立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市政府将医改工作纳入对各县(区)政府目标绩效考核内容,市政府督查室、市医改办要加大督促指导力度,强化督查和问责。加强综合监管,健全医药卫生监管体系。加强正面宣传,营造良好氛围,确保医改顺利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