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提升医疗技术综合服务能力——名山区卫生健康局助推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
发布日期:2020-01-09 14:23
浏览:
打印

时光荏苒。2019年,名山区卫生健康局以紧密型医联体和县域医共体建设为抓手,提升名山区医疗机构的诊疗水平和服务。创新建立健康扶贫新模式,为贫困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健康保障,提升贫困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健康扶贫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为名山区乃至我市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了力量。

过去一年,名山区卫生健康局在做好常态化管理工作外,还紧紧围绕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发挥中医药在基层防病治病中的特色优势,实现了层层有中医药服务的医疗、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全力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促进“健康名山”发展。

预计将在2020年下半年建成的名山区人民医院新院区

建设紧密型医联体 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在名山就能享受到省级医疗专家服务,让老百姓看病更方便,就医更放心。”走进名山区人民医院,大门口悬挂的“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名山分院”牌子尤为显眼,院内环境良好,设施设备完善,各个科室都有专家坐诊,给患者提供优质医疗服务

多年来,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对名山区人民医院指导帮扶,并取得实质性成效。2019年12月26日,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名山分院正式授牌成立,标志着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正式对名山区人民医院进行托管,建立起紧密型医联体关系,这也是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成果。

2020年1月1日,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遴选的管理团队和业务骨干正式入驻名山区人民医院,并定期选派专家团队到名山区人民医院开展业务指导,通过专家巡诊、人才培养、远程医疗、项目申报、教学查房等方式,促进名山区人民医院相关专业和医疗技术水平持续提升,实现医疗服务同质化,力争用3年时间将名山区人民医院创建为“三级乙等综合医院”。

随着紧密型医联体建设不断推进,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还将在资源配置、重点专科创建、疑难重症诊疗、管理服务水平等方面给予帮助和指导,将名山区人民医院建成功能齐全、服务一流、管理现代、群众满意的县域医疗中心,促进名山区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名山区“大病不出区”的目标。

2019年,名山区人民政府出台了《雅安市名山区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试点工作方案》。9月2日,名山区百丈镇中心卫生院正式被名山区人民医院托管,挂名“雅安市名山区人民医院百丈医院”(以下简称:百丈医院)。名山区人民医院参考县级医院标准对百丈医院进行打造,通过建立“县域医共体”模式,逐步整改解决基层卫生院缺医、缺设备、少药及环境差等问题,提升基层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

在名山区人民医院托管百丈镇中心卫生院取得经验后,名山区卫生健康局逐步建立以名山区人民医院和名山区中医医院为龙头的两个紧密型医共体,实现人、财、物的统一管理。加快名山区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建设,为全区心电、影像、远程会诊、教学建立通道。并依托名山区人民医院建立区域检验中心,实现万古镇、前进镇、马岭镇等卫生院生化检测同一性,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区级医疗服务,实现医疗资源技术下沉,满足老百姓的健康需求和就医保障。

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专家在名山区人民医院为病人看病

紧抓健康扶贫工作  保障贫困患者就医

自开展健康扶贫工作以来,名山区卫生健康局始终把健康扶贫作为重要工作和首要民生任务,不断提高健康扶贫质量,精心谋划,认真组织,积极探索健康扶贫工作新机制,避免贫困家庭“多头跑、耗时长、程序繁”等问题,并创新建立县域内“一站式”结算制度的新模式,解决健康扶贫“最后一公里”问题。

2019年,为了进一步巩固健康扶贫成果,防止贫困家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名山区卫生健康局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整合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倾斜支付、民政救助、卫生扶贫救助基金等医疗保障资源,探索试行建立“一站式”综合结算窗口,并收到了良好效果,提升贫困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以前申请卫生扶贫救助基金,不管是填报资料、签字盖章,还是递交材料等程序都很麻烦,既繁琐又费时。”家住名山区马岭镇的杨淑华说,如今,贫困患者在名山区内住院或慢性病门诊,都可以直接通过绿色通道,享受“县域内住院先诊疗后付费”政策和“一站式”结算制度。出院时,贫困患者只需要办理相关手续,按照医疗总费用10%以内的费用,结清个人应承担部分即可,方便快捷。

健康扶贫工作中,名山区卫生健康局采取优化基金申报流程、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强化医疗控费管理、加强政策信息宣传、强化救助信息公开等措施,提高了卫生扶贫基金运行效率,形成了医疗保障合力,真正实现县域内就医资金垫付“零压力”,医疗救助“零跑腿”目标,提高贫困患者满意度。

随着“一站式”结算制度深入落实,名山区各相关医疗机构对卫生扶贫救助基金的垫支压力不断增加,有的甚至每月垫付近千人次。为提高救助审批效能,缩短审批时间,减轻医疗机构基金垫付压力,让“一站式”结算工作持续顺畅开展,逐月按时审批成了迫不及待需要解决的问题。名山区卫生健康局克服从事具体工作人员较少的情况,创新建立“批量电子审批法”,且得到有效实施。

批量电子审批法既减少了人力成本,实现了精准识别和精准救助的目标,又达到了卫生基金安全平稳可控的效果,提高了工作效率,曾多次得到市、区财政部门肯定和赞赏。

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  提升基层服务能力

近年来,名山区卫生健康局一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守初心、担使命,建机制、重保障,不断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将中医药事业纳入“十三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进行推进,加强人才梯队建设等,提升名山区中医药服务能力。

“我们在强化名山区中医医院基础设施建设、重点专科建设、强化业务培训以及医联体建设的同时,不断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名山区卫生健康局相关负责人说,去年,名山区全面完成20个乡镇(中心)卫生院和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建设,全区基层医疗机构设置中医诊室68个,占门诊科室总数的53.8%,设置覆盖率达100%,中医药服务量占门诊服务总量的48.5%,基层医疗机构平均配备中药饮片达310种以上,应用适宜技术平均达7类以上。

名山区卫生健康局还将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与中医角建设相结合,投入资金对村卫生室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氛围打造,不断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目前,名山区的卫生室全都建成了中医角,并配备了基本中医诊疗设备,80%的村卫生室能开展针灸、拔罐、刮痧、推拿等4类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

此外,名山区卫生健康局以医院为主阵地,向群众宣传普及中医药健康文化,不断探索中医药事业产业融合。并将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列入签约服务内容,激励家庭医生提供治未病签约服务,进社区、进家庭为群众开展康复技术,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中医药在预防、保健、养生、康复等方面的独特魅力和作用。

不仅如此,随着名山区中医医院临方炮制室的投入使用,不仅满足了患者,尤其是慢病患者长期服用中药调理治疗的需求,也为中医适宜技术中的塌渍治疗在医院中医儿科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给广大患者带来了更加安全、有效、经济、直观的用药方案,更好服务广大群众。 

雅安日报/北纬网记者 李桃月 名山区卫生健康局供图


无障碍浏览 | 站点地图 | 使用帮助
Copyright 2021 wjw.yaan.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9016129号-1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95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34
主办:雅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地址:雅安市雨城区正和路1号 联系电话:0835-2222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