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普遍眼健康 共筑“睛”彩大健康——盘如刚博士谈近视防控

来源:
发布日期:2022-06-13 15:59
浏览:
打印

眼睛是人类感官中最重要的器官之一,不当的用眼习惯会导致眼部疾病,危害身体健康。6月6日是第27个全国爱眼日,“关注普遍眼健康,共筑‘睛’彩大健康”是今年爱眼日的宣传主题。《“十四五”全国眼健康规划(2021-2025年)》大力宣传关注全年龄段全生命期眼健康的重要意义,重点关注儿童青少年,聚焦近视等屈光不正等问题。

近视是全球性问题,患病率逐年攀升,近视危害不容忽视。据相关介绍,我国近视总人口近6亿,知识人群中近视数占85%至90%,青少年近视情况尤为严重,近视数占50%至60%,近视会产生视力下降,视觉功能受损及严重的并发症等状况,导致不可逆的视力残疾甚至失明。

宣传普及眼健康科学知识,倡导“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增强群众爱眼护眼意识。今年,在第27个全国爱眼日来临之际,针对加强学龄前儿童近视防控的相关问题,健康雅安科普首席专家盘如刚博士谈学龄前儿童近视防控做客北纬网演播厅与记者一起探讨儿童近视防控的相关问题。

记者:近年来,近视患者年龄在不断年轻化,具体来讲儿童近视发病有什么特点?

盘如刚:我国近视眼发病年龄越来越小,儿童青少年近视呈现低龄化趋势,有调查发现,幼儿园就已经有孩子发生近视,而小学更是近视的高发期,2018年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其中6岁儿童为14.5%。

记者:经常听专家讲近视防控要做到关口前移,为什么要这样说?

盘如刚: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呈现出发病年龄“小”的趋势,有调查发现,幼儿园(中班和大班)筛查近视率为12.43%,小学更是近视的高发期。0~6岁是儿童眼球结构和视觉功能发育的关键时期,6岁前的视觉发育状况影响儿童一生的视觉质量,因而有必要将近视防控“关口”前移到幼儿园和学龄前期,加强0~6岁学龄前儿童的眼保健和视力检查服务,提倡预防为主和强身健体防近视,做到早监测、早发现、早预警、早干预,避免小学时期形成近视。

记者:最近听到一个非常特殊的名词叫“远视储备”,一直没有搞清楚什么是眼睛的远视储备,正常的远视储备量是多少?

盘如刚:新生儿的眼球较小,眼轴较短,此时双眼处于远视状态,这是生理性远视,称之为“远视储备量”。随着儿童生长发育,眼球逐渐长大,眼轴逐渐变长,远视度数逐渐降低而趋于正视。远视储备量不足指裸眼视力正常,散瞳验光后屈光状态虽未达到近视标准,但远视度数低于相应年龄段生理值范围。

3岁前生理屈光度为+3.00D,4至5岁生理屈光度为+1.50D至+2.00D,6至7岁生理屈光度为+1.00D至+1.50D。如4至5岁的儿童生理屈光度为150度至200度远视,则有150度至200度的远视储备量,如果此年龄段儿童的生理屈光度只有50度远视,意味着其远视储备量消耗过多,有可能较早出现近视。

一般情况下,新生儿的眼球为远视状态,屈光度数平均为+2.50D至+3.00D,这种生理性远视称为远视储备。

随着生长发育,儿童青少年眼球的远视度数逐渐降低,一般到15岁左右发育为正视眼(屈光度数为-0.50D至+0.50D 之间)这个过程称为正视化。

随着现代化生活方式的改变,儿童青少年近距离用眼时间长、负荷重,长此以往导致孩子“远视储备”过早消耗,最终导致近视等问题出现。远视储备是“对抗”发展为近视的缓冲区,因而为孩子保留合适的远视储备非常重要。由于过早过多近距离用眼,部分儿童青少年在6岁前即已用完远视储备,其在小学阶段极易发展为近视眼。

所以家长应该通过建立孩子的屈光发育档案,及时了解孩子的远视储备,并由此制定近视防控策略。

记者:怎样才能更好保护孩子的远视储备?

盘如刚:我们要注意保护孩子的远视储备,家长应该树立在学龄前期即开始预防近视的理念,在幼儿园的时候就应该开始注意保护远视储备,避免自己的眼睛近视,具体注意以下几点:

1、保障每天不少于2小时的户外活动。

2、建议孩子近距离用眼30分钟至40分钟后应停下来远眺或闭眼休息。

3、培养孩子正确的用眼习惯和姿势,做到“三个一”,即眼睛离书本一尺、胸部离桌一个拳头、 握笔写字时手指离笔尖一寸。

4、应尽量减少孩子使用电子产品,一般建议孩子每次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不超过15分钟。

此外,保证每天不少于10个小时的充足睡眠,让孩子多吃鱼类、水果、绿色蔬菜等有益于视力健康的食物,也能很好地预防近视。

记者:刚才,我们了解了远视储备和如何保护远视储备,但是我们如何尽早发现孩子的眼睛是否近视?

盘如刚:很多家长带孩子第一次去医院检查眼睛时,发现孩子的近视度数已经比较高了,后悔莫及。所以家长和孩子要共同警惕下面一些近视常见早期症状:看远模糊(看不清黑板上的字,或抱怨屋子里的光线太暗);看远处时经常眯眼,斜眼,歪头;喜欢近距离看电视,读书看东西时,眼睛贴得很近。

记者:孩子一旦被诊断为真性近视,还能恢复吗?

盘如刚:从近视的发生原理来说,大多数是由于眼轴变长造成的轴性近视,眼轴变长是不会再缩短的,就像孩子的身高不会变矮。如果孩子已经被确诊为近视,在目前的医疗技术条件下近视是不可逆的,也就是说近视不能治愈。

记者:近年来,孩子们使用电子产品的年龄更加年轻化,学龄前儿童,多长时间做一次视力检查合适?

盘如刚:由于学龄前儿童年龄小,常常不能准确地表达看不清楚的感受,导致家长很难发现孩子的视力问题。因此,给孩子定期做视力检查是早期发现学龄前儿童近视或其他眼病的最重要而又简单、有效的方法。

理想状态下,正常出生的宝宝,在6个月时应到医院进行屈光筛查。如果宝宝屈光状态正常,可以每隔6个月至12个月做定期检查。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应警惕因为视网膜尚未发育完全,可能发生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所以应该在出生后按要求及时进行眼底病变筛查并定期追踪。在出生后6个月时进行屈光筛查。3岁左右,小朋友要跟着爸爸妈妈学会辨认视力表,每6个月至12个月定期检查视力和屈光度。家长要把孩子每次的视力和验光结果保存好,根据时间建立孩子专属的屈光发育档案,这对于及早发现近视、弱视等眼病尤为重要。

记者:每次孩子去体验,都发现医生在为孩子建立眼睛屈光发育档案,为什么要给孩子们建这个档案?

盘如刚:儿童的眼睛处于快速发育的阶段。建立屈光发育档案之后,能更好地了解屈光状态的发展趋势,对于近视可以做到早预警、早发现,为进一步早干预、早治疗提供依据。

建立屈光发育档案应从学龄前儿童开始,便于准确地了解学龄前儿童的眼部发育情况,依据情况的不同分档制定近视预防策略,譬如建议远视储备低的儿童增加户外活动的时间。

屈光发育档案应当内容全面,每6个月至12个月检查一次,包括儿童的裸眼视力及矫正视力、屈光度、眼轴长度、角膜曲率和眼底情况等,记录近视家族史。屈光检查建议在睫状肌麻痹后进行,即通常讲的散瞳验光。

近视儿童还必须定期检查眼底,防止眼底病变带来的视力损害。同时有其他情况的儿童,还应增加相应的检查项目,如有斜视、屈光参差应该检查立体视功能等。

屈光档案是儿童近视发生发展有效的监测工具,全面、标准、可靠地建立档案,可以为孩子的眼健康护航。

记者:平时经常听说多带孩子参加户外活动可以预防近视,户外活动真的可以预防近视吗?

盘如刚:答案是肯定的,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表明,户外活动可以有效预防近视的发生和发展,是目前最经济的近视防控措施。

科学研究资料显示,户外活动每增加1小时,减少近视度数加深0.17D,减少眼轴延长0.06mm;户外活动对未近视儿童的保护作用更明显,对延缓尚未近视儿童的眼轴增长具有更明显的作用,家长应该主动带孩子去户外活动,“目”浴阳光。

记者:因为工作等原因,很多家长不能满足孩子们户外活动的时间,如何保证孩子们每天足够的户外活动时长呢?

盘如刚:科学证明,增加户外活动的时间,可以降低近视的发生率。一般建议每天户外阳光活动不少于2小时,或者每周累计达14个小时。

户外活动可以间歇进行,可以增加户外活动的次数和方式,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运动,如增加白天的课外活动、户外上课、课间休息走出教室,上学和放学的路上步行快走,不仅锻炼了孩子的体质,还可以预防近视。户外活动是非常有效又经济的近视防控方法,关键在于家长和学校给儿童安排足够的户外活动时间,从而达到预防近视发生发展的效果。

记者:现在的户外活动太多,您有哪些可以推荐给大家的户外活动?

盘如刚:跑步、打球等都是很好的户外运动方式。在打球时,双眼做远近调节运动,可以有效地放松睫状肌,促进眼部的血液循环。当然,其他一些体育活动如体操、集体玩游戏等也是不错的户外运动方式,也可以选择跳绳、舞蹈、散步等运动方式。

记者:具体到实际生活中,家长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保护孩子视力?

盘如刚:家庭是孩子成长的地方,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想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家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长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多了解科学用眼护眼知识,以身作则,带动和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尽可能提供良好的居家视觉环境,如读写时选用合适的台灯。0至6岁是孩子视觉发育的关键期,家长应当重视孩子早期视力保护,及时预防近视发生。

正确认识户外活动的重要性,多带孩子到户外阳光下活动。建议每天进行2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保护远视储备,预防近视的发生。

控制电子产品的使用。家长应避免用电子产品来陪伴孩子。非学习目的的电子产品使用不宜超过15分钟,学习目的的电子产品使用单次30分钟至40分钟,使用之后应休息远眺放松10分钟。

减轻孩子课外学习负担。配合学校减轻孩子负担,不要盲目参加课外培训。引导孩子不在走路时、吃饭时、卧床时、晃动的车厢内、光线暗弱或阳光直射等情况下看书或使用电子产品。监督并随时纠正孩子不良的读写姿势,尽量保持“一尺、一拳、一寸”的良好习惯,读写连续用眼时间不宜超过30分钟到40分钟。

保障孩子的睡眠时间。每天睡眠不少于10小时,让孩子多吃鱼类、水果、绿色蔬菜等有益视力健康的食物。

早发现早干预。发现孩子眯眼看东西、上课看不清黑板等迹象时,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遵从医生建议进行科学的近视干预和矫正。

记者:电子产品已经成为家庭的必需品,为什么不鼓励儿童过早使用电子产品,您对孩子们使用电子产品有些什么建议?

盘如刚:电子设备过早、过量使用是学龄前出现近视的诱因之一。有研究发现,持续用眼超过30分钟的儿童,比持续用眼小于30分钟的儿童,近视发病率更高。还有调查显示,在光线条件不好的环境里使用电子产品的学生,发生视力不良的风险更高。

记者:使用电子产品要注意哪些?

盘如刚:尽量选择屏幕大的电子产品。网课使用的电子产品,建议使用次序为投影仪、电视、电脑、平板、手机。屏幕越大越好,最好是能调整屏幕亮度的液晶屏幕。远距观看:眼睛距离电脑屏幕不少于50厘米;亮度调节:电子设备屏幕亮度应与环境亮度相适应。当周围环境过亮的时候,需要将屏幕亮度调亮,当周围环境过暗的时候,屏幕的亮度也需要适当调低。严格控制使用时长。2岁以下幼儿不要接触任何电子屏幕;2岁至5岁阶段,每天看电视建议不超过1小时,每15分钟休息一下。

记者:现在3D电影已经普及了,很多家长关心孩子到底可不可以看3D电影,那么孩子多大可以看3D电影呢?

盘如刚:美国视光学协会给出的答案是3岁以上,因为3岁时双眼立体视觉已经发育完善,孩子可以欣赏3D影像了,普通电影可以参考儿童看电视的年龄(2岁以上)。

记者:睡眠对近视有影响吗?

盘如刚:2019年国家卫健委指出:据监测发现,我国73%的学生每天睡眠时间不达标,睡眠时间对近视有影响。

研究发现睡眠质量与近视有很大的联系,通过问卷调查评定中学生1个月的睡眠质量,发现近视组学生的睡眠质量明显低于非近视组。昼夜节律对人类的眼睛发育有着重要作用,睡眠紊乱可能会干扰或中断控制眼球正视化生长过程的调节机制,从而导致屈光不正。

记者:许多孩子都喜欢吃甜食,爱吃甜食会造成近视吗?

盘如刚:众所周知吃糖太多会导致蛀牙,但也有人说“孩子过量吃糖会伤害到眼睛,造成近视”。原因可能是:糖分在消化、吸收及代谢过程中会消耗钙、铬等离子。肾脏在排血糖代谢产物的同时,会排除钙离子,长期积累会导致大量的钙从尿中流失。由于钙、铬是构成眼球壁的元素之一,其不足时可以使眼球壁弹性降低,眼球前后径容易拉长而发生近视。国外研究表明,血糖水平高是高度近视的危险因素,日常饮食中多吃粗粮、蔬菜、水果等,做到营养均衡。适当增加摄入鱼类、豆制品、奶制品、蛋、虾等富含钙的食物,对眼健康有益。

盘如刚表示,让孩子遵守近视防控的各项要求,认真规范地做眼保健操,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养成良好生活方式,不熬夜、不挑食、少吃糖,自觉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孩子是祖国的未来,预防近视,一定从小做起。要让孩子们学习科学的用眼知识、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无障碍浏览 | 站点地图 | 使用帮助
Copyright 2021 wjw.yaan.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9016129号-1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95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34
主办:雅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地址:雅安市雨城区正和路1号 联系电话:0835-2222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