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我市全面启动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

来源:
发布日期:2016-08-12 00:00
浏览:
打印

我市将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为百姓提供优质诊疗服务

  让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我市全面启动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

  8月10日,记者从市医改办获悉,《雅安市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已经出台。其中,与市民息息相关的看病、求医、买药、报销等问题,都是今年雅安城市公立医院改革的重点工作。

  我市作为国家指定的首批医养结合试点城市,及第四批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联系试点城市和第三批公立医院改革省级试点城市,今年将紧紧围绕建设“健康雅安”和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将公平可及、群众受益作为公立医院改革出发点和立足点,探索改革新举措,重点在雅安市人民医院、雅安市中医医院、雅安市第四人民医院、雨城区人民医院、名山区人民医院、名山区中医医院全面推开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

  《实施方案》出台,改革会为群众的看病就医带来哪些变化?

  加快化解“看病难”

  建立科学合理的分级诊疗制度

  今年全市将加快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就医格局,进一步明确医疗机构功能定位,合理控制大型医院诊疗量,同步推动医疗卫生资源下沉。

  医疗卫生领域“大医院人满为患,小医院门可罗雀”的现状加重了群众“看病难”的问题。

  生活中,不少群众一边抱怨大医院看病不便,一边扎堆往大医院跑,如何引导小病患者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如何改变慢性病、健康管理无人负责,群众盲目就诊的局面?

  今年我市出台的《实施方案》,将进一步巩固完善科学合理的分级诊疗制度,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化解群众“看病难”问题。

  按照《实施方案》,今年全市将加快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就医格局,进一步明确医疗机构功能定位,合理控制大型医院诊疗量,同步推动医疗卫生资源下沉。落实配套政策,完善医保差异化支付政策;落实基层首诊,建立健全全科医生制度,鼓励医师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多点执业,促进医疗资源向基层和农村流动;落实双向转诊,推动医疗卫生资源下沉、服务重心下移,完善城市医院、县级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纵向医疗联合体,促进不同级别和类别医疗机构之间有序转诊;落实急慢分治,建立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慢性病长期照护机构之间的协作机制。

  着力破解“看病贵”

  破除以药补医 强化医保支付监控作用

  我市将着力破除以药补医机制,取消药品加成、降低药品和耗材器械费用,降低大型设备检查治疗价格,并强化医保支付和监控作用。

  我市出台的《实施方案》中,出台了不少针对“看病贵”难题的举措。

  在破除公立医院逐利机制上,我市将着力破除以药补医机制,取消药品加成、降低药品和耗材器械费用,降低大型设备检查治疗价格等,建立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

  全面取消所有城市公立医院的药品加成(中药饮片除外),对医院由此减少合理收入的补偿,按照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弥补70%、政府补助、医院自行消化10%的比例补偿。力争到今年年底城市公立医院药占比降到30%以内;到2017年医学检验检查收入占比降到24%以内,百元医疗收入(不含药品收入)中消耗的卫生材料降到19元以下。

  值得关注的是,《实施方案》提出降低药品虚高价格,推进医药分开,优化药品购销秩序,压缩药品流通环节,在城市公立医院探索推行“两票制”,即从生产企业到流通企业开一次发票,从流通企业到医疗机构开一次发票,压缩中间环节,降低药品虚高价格;同时,规范药品流通秩序,禁止医院限制处方外流。这意味着,患者可自主选择在医院门诊药房或凭处方到零售药店购药。

  《实施方案》中还明确,我市将强化医保支付和监控作用。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完善医保付费总额控制,强化临床路径管理,到2016年底,城市公立医院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病例数要达到公立医院出院病例数的30%,并逐年将实行按病种付费的病种增加至100个;逐步提高保障绩效,充分发挥基本医保的主体作用和医疗救助、大病医保的支撑作用,大力开展医疗卫生精准扶贫,力争实现贫困人群就医“零支付”或“微支付”。

  这些举措的实施,意味着群众看病就医费用将下降,让更多的群众能够看得起病,人人享有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

  试点家庭医生模式

  探索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试点

  今年我市将探索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试点,居民或家庭可以自主选择1个家庭医生团队签订服务协议。服务协议将明确签约服务的内容、方式、期限和双方的责任、权利、义务及其他有关事项。

  《实施方案》中提到,今年我市将探索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试点。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注册全科医生、具备能力的乡镇卫生院医师和乡村医生、符合条件的公立医院医师和中级以上职称的退休临床医师等组成的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居民或家庭可以自主选择1个家庭医生团队签订服务协议。服务协议将明确签约服务的内容、方式、期限和双方的责任、权利、义务及其他有关事项。每次签约的服务周期原则上为一年,期满后居民可根据服务情况选择续约,或另选其他家庭医生团队签约。总之,签约的医生可对服务对象实行全面的、连续的、有效的、及时的和个性化医疗保健服务,如定期上门为患者进行健康状况评估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试点的开展,将起到加强上级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对接的作用,有效提升我市诊疗服务水平,正确引导居民看病就医。另外,居民或家庭在与家庭医生团队签约时,居民或家庭还可以自愿选择一所二级医院、一所三级医院,建立 “1+1+1”的组合签约服务模式,在组合之内可根据需求自行选择就医机构,并逐步过渡到基层首诊;在组合之外就诊应当通过家庭医生转诊,形成有序就医格局。

  据悉,今年年底,我市将力争实现城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15%以上,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30%以上,并鼓励我市城市二级以上医院医师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多点执业。

  医疗服务水平提升

  提升公立医院医疗服务能力

  全力打造区域性远程网络会诊中心、紧急救援中心、康养中心“三大中心”,重点加强儿科、妇产、中医、精神卫生、老年护理和康复等专科能力建设,力争在“十三五”规划期末,将雅安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市第四人民医院发展为三级医院水平,整体提升我市公立医院医疗服务能力。

  医疗服务水平提升是医院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也是群众能否获得优质医疗诊疗服务的前提。

  《实施方案》中明确,今年我市将全面实施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整体提升全市医疗服务能力。

  具体将采取以下措施:改革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建立高效的政府办医体制,落实公立医院自主权,建立以公益性为导向的考核评价机制,加强精细化管理,完善多方监管机制,提升医院管理水平,助力医院医疗服务水平提升;深化编制人事制度改革,建立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灵活用人机制,同步建立卫生计生人才队伍建设激励机制,为医院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提供智力支持;优化公立医院规划布局,组建雅安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充分发挥我市医疗服务中心灾后重建项目作用,全力打造区域性远程网络会诊中心、紧急救援中心、康养中心“三大中心”,重点加强儿科、妇产、中医、精神卫生、老年护理和康复等专科能力建设,力争在“十三五”规划期末,将雅安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市第四人民医院发展为三级医院水平,整体提升我市公立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在市级公立医疗机构探索开展互联网+健康服务,全面实施绿色医疗和亲情服务等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改善患者就医环境和就医体验。

  总之,我市将紧紧围绕“健康雅安”和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结合国家医养结合试点城市建设,将公平可及、群众受益作为改革出发点和立足点,全面推进我市城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为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而奋斗。(来源:北纬网)

  雅安日报/北纬网记者 高菲菲

无障碍浏览 | 站点地图 | 使用帮助
Copyright 2021 wjw.yaan.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9016129号-1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95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34
主办:雅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地址:雅安市雨城区正和路1号 联系电话:0835-2222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