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后五年“将以城乡共建共治共享为导向,建设幸福和谐之城”,其中明确提出要深入实施健康雅安行动。
立足“打造融入成都都市圈的桥头堡、当好绿色发展的排头兵、当好做强主干的先行区”三大定位,名山区同样在明确未来五年奋斗目标中,将全面建设健康名山、大力推进健康名山行动有效融入其中。
怎么融?立足完善区镇村三级公共卫生管理体系、助力巩固拓展健康扶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探索创新出的“3+1+N”公共卫生工作法,就是其中的一大亮点。
名山区一名公共卫生委员会委员向村民介绍公共卫生知识
完善机制 培育建强公共卫生队伍
名山区探索创新的“3+1+N”公共卫生工作法中,“3”指的是三个建立,即建立完善区镇村三级公共卫生管理机制、建立规范的公共卫生委员会运行机制、建立规范的公共卫生委员会工作机制;“1”指的是一支队伍,即培育一支网底公共卫生队伍。“两者紧密联系、互为依托,不可或缺。”名山区卫健局局长陈颗说。
以确保公共卫生委员会管理工作顺利开展,为全区26万居民筑牢公共卫生网底防线为核心,名山区首先明确了“3”的功能。
完善区级指导中心、全区镇(街道)公共卫生科,在村级建立由镇村干部、村医、妇幼人员,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等共同参与的公共卫生委员会;加强网底建设,由村委会(居委会)落实专人统一管理,配合卫生院开展疫情防控、爱国卫生、健康促进等各项工作;明确公共卫生委员会职责并上墙公示,常态化开展疫情防控、爱国卫生、健康促进等各项工作。
作为对应,如何充分发挥“1”的作用,并使之与“3”完美融合,则显得至关重要。
紧盯全区115村(社区),名山区以让更多群众能及时就近获取健康知识、参与公共卫生服务积极性持续提高为重点,持续发力。
截至目前,该区已建立115支由镇村干部、村医、妇幼人员、计划生育专干、社会各界人士等构成,总人数达796人的公共卫生委员会队伍,着力为各辖区居民提供更周到的公共卫生服务。
在这支队伍中,就有来自马岭镇山娇村的程希。山娇村地处名山区东部边缘,地理位置偏僻,距县城有1小时车程。因多种原因,该村村医一职在老村医退岗后就处于空缺状态。
如何补齐这一基层卫生“哨点”短板?
去年6月,就在名山区探索创新公共卫生工作法时,马岭镇卫生院院长沈汝超和山娇村村“两委”干部就找到了村委会会计、村公共卫生委员会委员程希。
经过程希同意,数日后,她即参加了镇卫生院组织的“12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内容”学习培训,成了持证的村级公共卫生联络员。
“阿嬢,我今天来给你测下血压。”4月19日上午,程希从随访医疗箱中拿出腕式血压计,熟练套在年已六旬的刘云香左手手腕上。“血压正常不用担心,但药还是要坚持吃。”程希向刘云香叮嘱道。
“服务对象既包括本村村民,也包括常住本村的外地群体,服务内容则包括慢性病监测、孕产妇随访、个性化健康指导等。”程希说,自己是土生土长的山娇村人,干这项工作有着天然优势。
作为“亲密战友”,马岭镇卫生院也积极主动作为,以线上线下培训指导的方式,积极与镇里各村的公共卫生委员会队伍密切配合,合力推进群众健康诉求及时有效处置。“区里同时配套了激励机制,像程希这样的公共卫生联络员,每年都会获得相应补贴。”沈汝超说。
措施
有了“3+1”作为
在此,通过加大培训力度为有效提升网底健康服务能力提供人才支持,就成为所有“+N”措施落地落实的前提。
“我们采用了经区健康推进委员会统筹安排,再分片区深入镇(街道)培训的方法。”名山区卫健局副局长李江说,培训对象正是已建立的115支公共卫生委员会队伍。
截至目前,名山区已通过培训聘请了“社会卫生员”604名、“公共卫生联络员”115名、“健康教育宣讲员”128名,以及“健康大使”11名、“爱国卫生管理员”132名、“垃圾分类监督员”115名。
“他们中的不少人,已成为所在辖区公共卫生服务工作
相似借力培训产生的提质增效,同样体现在民生实事上。目前,名山区各村(社区)均已建立外出务工人员和重点人群台账,并对慢性病和“一老一小”等群体开展年度体检和重点疾病监测,
资源的科学有效统筹,同样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程希(左)入户为村民测量血压
“村里早在2009年,就开展了家庭卫生整治行动。”百丈镇解放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村公共卫生委员会主任彭启华所说,解放村(原解放乡银木村)早在多年前就积极开展“爱美27”行动,意为每月27日入户检查村民家庭卫生情况,并评选其中的佼佼者。
2
“健康教育、爱国卫生、公共卫生知识宣讲也同步融入,效果出乎意料的好。”彭启华拿出本月初开展的今年
除此以外,还有该区持续推进的社会心理疏导服务体系建设:成立名山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有序推进全区社会心理服务工作;畅通线上线下渠道,面向公众免费提供心理健康咨询服务;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为结合,关注脱贫户和各类困难群体心理健康,因地制宜探索符合本地实际服务模式。“区财政还连续两年拨付专项资金,用于保障社会心理服务体系试点建设项目开展。”李江说。
随着“五有一网格”和“四方监管”等模式在基层落地落实,基层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再夯实,居民防病治病意识再增强,村(社区)公共卫生预警预测预防体系网底建设持续推进,村(社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快速响应能力进一步提升……更多实效已为26万名山群众所得,而名山区也在构建更可靠公共卫生安全屏障中,为健康名山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更多新的活力。
名山区卫健局
本报记者 孙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