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促进推动石棉县医疗卫生发展

来源:
发布日期:2018-11-23 17:33
浏览:
打印

2018年11月19日至21日,石棉县创建全国健康促进试点县接受国家级专家技术评估,评估组一致认为此次评估石棉县高分通过,并将上报国家卫健委。

2016年国家卫计委确定石棉县为全国第三批健康促进试点项目县以来,石棉县紧紧抓住这一机遇,以健康促进工作为抓手,切实深入健康扶贫,提升医疗卫生服务,全力打造健康石棉,全县健康事业快速发展,群众幸福指数明显提升。

一是深入推进健康扶贫工作。没有贫困人口的健康,就没有全民的健康。如何让贫困人口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尚,立足石棉实际,石棉县印发了《石棉县健康扶贫专项方案》《石棉县贫困患者医疗救助及资金审批流程》《石棉县县级卫生扶贫救助基金管理办法》等文件,精准施策,大力实施卫生扶贫“五大行动”,创新互联网+健康扶贫,设立卫生扶贫救助基金专户,开通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就诊绿色通道,优先挂号、就诊、报账,依托对口支援、红旗帜巡回医疗等,开展“一站式”医疗服务,全面实施“十免四补助”政策,投入资金731万元改善贫困村卫生室条件。开展健康巡讲活动。由专家库成员组建县级健康政策宣讲团,定期对贫困人口开展核心健康政策和知识宣讲。实行贫困患者在县内市级省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及慢性病门诊达到“微支付”(即个人支付比例低于10%),截至目前,基金总额734.16万元,共救助贫困人口21732人次,救助资金达659.54万元。

二是构建协同工作机制。全面打响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实施绿美石棉“九大绿化美化专项工程”;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在全国推广健康信息化“石棉模式”;以“健康石棉”为目标,强力推进全国健康促进试点县、全省综合医改示范县、全市医养结合示范县创建工作。率先出台财政兜底保障政策,实现结核病县域内治疗“零支付”,成为全市首个实现结核病诊疗县财政兜底的县。同时以“四免一关怀”政策为前提,印发《艾滋病病人及感染者医疗救治与生活救助实施方案》,简化申请程序,让病人感受到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怀,重拾生活信心。建立区域医疗服务中心,积极为外地就医者、高危人群、自愿咨询检测者、流动人群、羁押人群提供艾滋病咨询和检测服务。

三是探索创新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石棉模式。充分发挥信息化在健康促进中的支撑作用。以石棉县人民医院为中心,建成涵盖县级公立医院、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所有业务数据的县级数据中心,建成全县人口健康信息平台,打通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两个数据库,实现基本医疗服务与公共卫生服务联动。通过实名制就医,病人就诊情况可以及时推送到户籍所在地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通过自然就医不断完善个人健康档案,使个人健康档案变成“活档案”。构建医疗服务协同机制,建成县域影像诊断中心、远程心电中心、临床检验中心、远程会诊和视频会议中心,实现县乡医疗机构之间双向转诊、预约检查、代理检验、远程阅片、远程心电、预约挂号,农村群众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到县级医院的医疗服务,分级诊疗真正“落地”。开展多级多点远程会诊,上联华西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下联全县乡镇卫生院,实行远程会诊、远程教学和医学信息共享,让疑难杂症、贫困人群也能通过互联网的便利获得高水平的医疗诊断,解决因病致贫、贫病交加的问题。建立远程会诊平台以来共开展县乡远程诊疗18957例次,累计完成协同业务26689例次,为群众节约从乡村到县级医院看病费用约400余万元。县域内就诊率连续5年保持在90%以上。改善群众就医体验,开通支付宝服务窗和微服务,公众可通过微信实时查询历次在院就诊信息,实现预约挂号、预约体检、检验检测报告查询、在线缴费、在线退费等服务,群众获得感满意度不断增强。石棉县人民医院被省卫生计生委评为全省第一家四星数字化医院,并且成为全省首批通过国家医疗健康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四级乙等的医院。今年5月,石棉县作为“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成效较为明显的县”被国务院办公厅予以督查激励。

无障碍浏览 | 站点地图 | 使用帮助
Copyright 2021 wjw.yaan.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9016129号-1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95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34
主办:雅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地址:雅安市雨城区正和路1号 联系电话:0835-2222127